電荷
古代人類很早就觀察到“摩擦起電”現象,并認識到電只有正負二種,同種相斥,異種相吸,但是,無論是正電荷還是負電荷,都有著吸引輕小物體的能力。當時因不明白電的本質,認為電是附著在物體上的,因而稱其為“電荷”,并把顯示出這種斥力或引力的物體稱帶電體。有時也稱帶電體為“電荷”,如“自由電荷”。
后來人類對電的認識發(fā)展,但電荷的名稱卻沿用下來。
電荷的多少叫電荷量即物質、原子或電子等所帶的電的量。單位是庫侖(記號為C)簡稱庫。
我們常將“帶電粒子”稱為電荷,但電荷本身并非“粒子”,只是我們常將它想像成粒子以方便描述。因此帶電量多者我們稱之為具有較多電荷,而電量的多寡決定了力場(庫侖力)的大小。此外,根據電場作用力的方向性,電荷可分為正電荷與負電荷,電子則帶有負電。
根據庫侖定律,帶有同種電荷的物體之間會互相排斥,帶有異種電荷的物體之間會互相吸引。排斥或吸引的力與電荷的乘積成正比。
點電荷
點電荷是帶電粒子的理想模型。真正的點電荷并不存在,只有當帶電粒子之間的距離遠大于粒子的尺寸,或是帶電粒子的形狀與大小對于相互作用力的影響足以忽略時,此帶電體就能稱為“點電荷”。物質的一種固有屬性.電荷有兩種:正電荷和負電荷.物體由于摩擦、加熱、射線照射、化學變化等原因,失去部分電子時物體帶正電,獲得部分電子時物體帶負電.帶有多余正電荷或負電荷的物體叫做帶電體,習慣上有時把帶電體叫做電荷.
電荷間存在相互作用.靜止電荷在周圍空間產生靜電場,運動電荷除產生電場外還產生磁場.因此靜止或運動的電荷都會受到電場力作用,只有運動電荷才能受磁場力作用.
一個實際帶電體能否看作點電荷,不僅與帶電體本身有關,還取決于問題的性質和精度的要求。點電荷是建立基本規(guī)律時必要的抽象概念,也是把分析復雜問題時不可少的分析手段。例如,庫侖定律、洛倫茲定律的建立,帶電體的電場以及帶電體之間相互作用的定量研究,試驗電荷的引入等等,都應用了點電荷的觀念。
粒子的電荷
在粒子物理學中,許多粒子都帶有電荷。電荷在粒子物理學中是一個相加性量子數,電荷守恒定律也適用于粒子,反應前粒子的電荷之和等于反應后粒子的電荷之和,這對于強相互作用、弱相互作用、電磁相互作用都是嚴格成立的。
電荷的特征
自然界中的電荷只有兩種,即正電荷和負電荷。由絲綢摩擦的玻璃棒所帶的電荷叫做正電荷,由毛皮摩擦的橡膠棒所帶的電荷叫負電荷。電荷的基本的性質是:同種電荷相互排斥,異種電荷相互吸引。物質的固有屬性之一。琥珀經摩擦后能夠吸引輕小物體的現象是物體帶電的早發(fā)現。繼而發(fā)現雷擊、感應、加熱、照射等等都能使物體帶電。電分正、負,同號排斥,異號吸引,正負結合,彼此中和,電可以轉移,此增彼減,而總量不變。
構成物質的基本單元是原子,原子由電子和原子核構成,核又由質子和中子構成 ,電子帶負電 ,質子帶正電,是正、負電荷的基本單元,中子不帶電。所謂物體不帶電就是電子數與質子數相等,物體帶電則是這種平衡的破壞。在自然界中不存在脫離物質而單獨存在的電荷。在一個孤立系統中,不管發(fā)生了什么變化,電子、質子的總數不變,只是組合方式或所在位置有所變化,因而電荷必定守恒。
為了說明電荷的特征,不妨與質量作一些類比。電荷有正、負之分,于是電力有排斥力和吸引力的區(qū)別,質量只有一種,其間總是相互吸引,正是這種區(qū)別,使電力可以屏蔽,引力則無從屏蔽。A.愛因斯坦描述了質量有隨運動變化的相對論效應;而電子、質子以及一切帶電體的電量都不因運動變化,電量是相對論性的不變量。電荷具有量子性,任何電荷都是電子電荷e的整數倍,e的精、確值(1986年推薦值)為: e=1.60217733×10-19庫質子與電子電量(絕、對值)之差小于10-20e,通常認為兩者的絕、對值完全相等。電子十分穩(wěn)定,估計其壽命超過1010億年,比迄今推測的宇宙年齡還要長得多。
所謂分數電荷[1]是指比電子電量小的電荷,如果存在,將動搖電子、質子作為電荷基元的地位,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。1964年,M.蓋耳-曼提出強子由夸克組成的理論,預言夸克有多種,其電荷有、種。但尚沒有關于分數電荷存在的該項目屬于粒子物理理論研究領域。電荷共軛—宇稱(CP)對稱性涉及到空間和物質的基本對稱性,一直是粒子物理研究的前沿領域。Cronin和Fitch因發(fā)現CP破壞而榮獲諾貝爾獎。但他們發(fā)現的只是間接CP破壞,既可由弱作用引起,也可由超弱作用來解釋。要區(qū)分它們,必須研究直接CP破壞。這不僅對探索自然界新的作用力和理論有著重要意義,而且對弄清CP破壞的起源起著關鍵性的作用。自1964年起物理學家一直致力于對直接CP破壞的研究。
探索了近四十年的直接CP破壞給出更精、確和自洽的理論預言,得到歐洲核子中心NA48和美國費米實驗室KTeV兩個重要實驗的證實。由此實驗和理論首、次確立了自然界中直接CP破壞的存在,成功地檢驗了標準模型的CP破壞機制,排除了超弱作用理論。該項目同時解釋了困擾粒子物理學界近五十年的所謂ΔI=1/2規(guī)則。被國際同行公認為“北京組”工作,得到國際上實驗和理論主要專家的認可和引用。該項目對CP對稱性自發(fā)破缺的雙黑格斯二重態(tài)模型(S2HDM)中一些重要的物理唯象進行系統研究,指出S2HDM可以成為CP破壞起源的一種新物理模型。在電荷-宇稱對稱性破壞和夸克-輕子味物理理論研究方面,吳岳良作為主要完成很多人在國際核心刊物上發(fā)表了幾十篇論文,總引用率達1000余次。發(fā)表在美國《物理評論快報》(PRL)上的論文單篇引用達90余次。